易倍emc体育
新闻动态你的位置:易倍emc体育 > 新闻动态 >

骁勇将军,革命功臣,他的一生值吗?

发布日期:2025-02-05 03:54    点击次数:178

  

他,曾是战场上威风凛凛的勇士,也是历经风雨的革命老人。他亲身参与了无数次的枪战,亲眼目睹了我国革命的起伏变化。他意志坚定,精神不屈,对家人、战友和祖国有着深厚的感情。他就是王树声,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开国将军。有人觉得他凶猛得像金刚,让人不敢靠近。也有人说他温柔得像水,对妻子特别体贴。

他带领着千军万马拼杀在战场上,也曾经一个人在困境中艰难前行,甚至讨生活。他的一生,就是战斗的一生,奉献的一生,也是一位普通人在时代浪潮中奋斗的故事。

今天,我们一起来了解王树声,揭开这位坚韧将军背后的故事。

王树声,出生在湖北麻城一个挺普通的家里头,他爷爷是个既能教书又能看病的私塾先生,爸爸是开粉房的小地主。

可好景不长,六岁那年他爸爸就没了,九岁他又失去了妈妈,这种不幸让他的童年早早尝到了生活的苦涩。

尽管这样,他仍旧对将来抱有希望。

在麻城县公立高等小学上学的时候,那种新旧结合的教育让他见识了各种想法,也给他后来走上革命路埋下了根。

有一次,他碰巧看到了吴佩孚的军队进城,那些长官的派头十足让他挺羡慕的,忍不住想:“真英雄就应该这样!”大概就是从那时候起,他心里头就开始种下了想要成就一番事业的念头。

1926年,王树声开始走上革命道路,在乘马岗区农民协会担任组织部长,全力以赴参与农民运动。后来,他听说农会被破坏,竟然是自家的舅舅带头干的,他还是毅然决然站在了革命这边,还说了那句话:“谁要是反对农会,哪怕是我的亲爹亲妈,我也得跟他拼!”这番话铿锵有力,充分体现了他对革命事业的坚定决心和敢于对抗权威的勇气。

为了革命,他家有十三个人都投身了进去,最后却只有王树声自己活了下来,这其中的牺牲和家国情怀真是太感人了。

1927年,王树声投身黄麻起义,这成了他革命生涯里的头一回大考。

可起义最终失败了,他带着队伍奋力突围,人数从原来好几百人减少到了最后只剩九个人。

过了两年,那帮人跟着他一扩容,队伍人数直冲三百多。这事儿一看,就知道他军事上的本事不小,毅力也是杠杠的。

可话说回来,这命运真是爱开玩笑,1937年西路军在倪家营那打了个败仗,他作为副总指挥,又摊上了个大麻烦。

为了保住战斗力,他带着剩下三百多人分散着逃跑,边走边讨生活,吃了不少苦头,最后一个人走到了延安。

毛泽东看到他,就安抚道:“树声同志,你受苦了。”

这话,就是对王树声大大的认可,也明白他吃了不少苦头。

在延安那会儿,王树声没被过去的挫折打倒,直接投身进了新的战场。

那年1944,他被派到豫西去,那儿成立了中原军区,他跟李先念、王震他们一起并肩打起了仗。

临行之际,毛主席对他们说:“别带着负担,多用用脑子,祝你们成功。”

这话既是打气,也是对他寄予厚望,好像在说王树声马上要面对新的考验和好机会了。

王树声,他不仅是个厉害的军事头儿,射击技术也是一流,那时候在红四方面军里,他可就是出了名的神枪手呢。

在长征路上,他给战士们露一手,一枪就能把屋顶的瓦片打下来,三发全中。

到了晚年,“文革”那会儿,他还是那么厉害,拿着气枪把树上三个梨子全打下来,一个都没坏,真让人佩服他那手枪法。

王树声在征战生涯中,还发生过一段甜蜜的爱情。

那是在延安,他跟一位名叫杨炬的医生相遇,俩人渐渐产生了感情。

在1944年的中秋佳节,他们的婚宴上,贺龙和徐向前两位将军临时代为操持,现场洋溢着那个时代特有的浪漫气息。就在中原突围战的前夕,他们被迫分开,王树声给杨炬留下了一首诗:“久别重逢又得离,不知何时月亮能团圆?

历经磨难心已坚,誓要奋斗重返中原。”

这首诗不仅表达了他对妻子的深切感情,也彰显了他对革命事业的坚定决心。

在“文革”那会儿,王树声那性格可真是硬气。

上级要给他分新房,他愣是三次没答应,就因为他不想占用古庙啊、民主党派办公的地方,还有农户的屋。这事儿看得出他有多正直,多守原则。他敢对着江青开炮,对姚文元也不给面子,这胆识也够让人佩服的。

王树声将军对京剧特别有感情,不管是古装戏还是“文革”时的样板戏,他都能一一道来,唱起那些经典唱段来也相当地道。

他还喜欢养花,特别偏爱君子兰,对住在同一个院子里的老花工也很关心,这些都让人感觉到他为人随和,挺有亲和力的。

到了晚年,尽管王树声身体不好,但他依旧没有停止对人生进行反思和归纳。他经常反思自己的过错,感到懊悔和自责,并着手写自己的传记。

在这本书里,他梳理了自己在黄麻起义、西路军和中原突围那三次战役中的失误,目的是想让后来的人能够从中吸取教训。

周总理去看望了王树声,王树声感叹说:“革命要么有功,要么有过。”

周总理紧紧握着他的手,安慰道:“党中央和毛主席都知道你的,你对革命有大功!”这话肯定了王树声的革命业绩,也让他心里挺暖和的。

王树声的儿子说过,他爸这辈子好像一到“七”这个数字就倒霉。

1927年黄麻起义没成功,1937年西路军也败了,1947年中原突围又失败了。

这也许是巧合,也可能是命运的玩笑,可不管怎样,王树声始终没丢掉对革命事业的信念,一直坚持着对胜利的渴望。

他的一生,那可真是传奇般的存在,不过也经历过不少挫折和困难。

说他是位了不起的革命家、军事家一点也不过分,他的精神真让人敬佩,值得大家学习。他的经历就像一本励志书,总会在我们人生路上给我们力量,让我们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不退缩,一直往前冲。



Powered by 易倍emc体育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